2.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主题
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批判,使马克思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一般精神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马克思
马克思早期著作主题
1、人类渐进性“自我创造”的概念
#劳动阶级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黑格尔,“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844《手稿》
2、异化的观念
1844年后,马克思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异化”这一术语,以希望自己的立场与抽象哲学决定性地区分开。
《德意志意识形态》:异化必须被当做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只有从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的角度才能得到理解。
封建制瓦解,农民丧失对生产工具的控制,异化过程也达到顶点。随后形成的大批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则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前提。
3、国家理论的核心以及国家在未来社会形态中的消亡
马克思对他希望和将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只有初步构想,但通过消除“政治”这一分离领域来达到废除国家这一目的的主旨,一直内在于他后来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中
4、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扎根于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中,这一社会的主要结构性特征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
5、对革命性实践提出了一套总括性的观点
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才可能推动社会变化,意味着对可能存在于历史中的转变的研究与可以实现这些转变的实际行动方案结合在了一起。
与费尔巴哈(消极唯物论)的分歧
#费尔巴哈 #消极唯物论
1、费尔巴哈的方法是非历史的
费尔巴哈设想了一个先于社会而抽象存在的人:不仅把人化约为宗教的人,而且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也是社会的产物,而他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停留在哲学学说层面
仅把观念看作物质真实的“反映”,而忽视了主体对客观世界能动的改造。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无法解释这样一种事实,即革命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意志坚定地行动的结果,相反,它是从物质真实对观念的“单向”的角度来描述世界的。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表明了“哲学(如黑格尔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释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不过费尔巴哈采用的是消极的唯物论。
而正是马克思这种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辩证法,人类逐渐将物质世界置于其目的之下,并随着目的的转化而生成新的需要,这成了马克思思想的焦点所在。
唯物主义的主旨
主客体的相互塑造|劳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创造性相互转变
==唯物主义并不是逻辑上的本体论假设。马克思无疑接受了一个现实主义立场。==
意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感知的产物,并不建立在独立于经验的人类心智的固有范畴之上。这并不是说必须用一个决定论的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发展。
==人类意识受主客体之间的辩证性交互作用所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二者相互塑造。==
费尔巴哈没有看到,感性世界不是永远不变和永恒的,而是被整合进了这样一个现象世界之中。
历史就是人类需要不断创造、满足和再创造的过程,这就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后者需要固定不变。
这就是为什么说,劳动——个体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创造性相互转变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因此,研究人类历史发展,必须对做为人类存在必要条件的具体社会生活考察分析入手,建立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这门科学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创造性的、动态性的研究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人形成自身的创造性过程的研究基础之上。
社会类型学
马克思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给出的架构之外,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完整表述社会发展阶段的观念。
但解释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则还是明确的,每一种社会类型都有其特有的内在动力或发展逻辑,但只有通过事后经验性分析才能发现。这一点又被两方面因素加强:广义的理论性原理、更加明确的追溯社会类型变化过程。
否定历史目的论
“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前一代遗留下来的资料、资金和生产力。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变更旧的环境。”
马克思认为“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这样的观点,完全是将“目的”塞给历史的目的论扭曲。
否定单一直线论立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某些后来在西欧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基本角色的条件,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这不但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反而从内部瓦解了罗马经济。
极为相似的事变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
社会类型学基础:社会分工与所有制形式
社会分工的拓展也是异化和私有财产不断拓展的过程。
从财产共有的原始和未分化的体制中生长出阶级社会,当然依赖于分工的专业化,正是分工——将人等同于个别职业的专门化——否定了人作为普遍生产者的能力范围。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个人之间涉及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老董产品的相互关系==
前阶级体制
人类最初是完全共产性的动物,个体化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和专业化而出现的历史产物。与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相携出场的是能够生产出除满足基本需要以外的剩余产品的能力。这又反过来使交换成为必须,交换本身又造成个体化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分工高度专业化,以及货币经济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个体化过程达到了顶点。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
私有财产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状态,原始状态下财产是公有的。
设想人类社会最初存在的是这样一种状态,那里存在着分离的个人,使每个人都拥有一小份私有财产,然后在某个日子里聚集在一起,通过某种契约性协议建立起一种共同体,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
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土地财产,就像他不可能说话一样。诚然他能够像动物一样,把土地作为实体维持自己的生存,但这也是通过共同体这个媒介建立起来的。
从游牧到定居|国家的起源
#农业革命 #证成国家
游牧群体四处放牧或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穷尽资源后就搬迁到下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并不是出于天性,而是只有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从游牧群体变成稳定的农业共同体后,才能定居下来。
这种转变发生之后,许多因素影响共同体发展。
人口增加使得部落之间被迫接触并形成冲突,部落之间的征服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这就可能形成一种以部族为基础的奴隶制度,体现为一个分化了的层级体系(父权制的首领——部族成员——奴隶)。
社会之间的接触,刺激了贸易和战争,不同共同体在各自环境中找到不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产品交换也就进一步发展,职业领域分工进一步细化,生产开始为了市场交换中的销售目的。
最初是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多,货币开始出现。
交换关系促进了较大单位之间的相互依赖,较大规模的社会也就得以出现
亚细亚生产方式
#差序格局
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只使用欧洲历史资料,只描绘了一条由部落社会向古代社会(希腊、罗马)发展的单一线索。后来从部落制发展中,马克思区分了不止一条线索,亚细亚生产方式、日耳曼部落(与解体中的罗马帝国共同构成了西欧封建主义发展的纽带)
气候和地理
气候和地理因素导致农业领域的中央灌溉系统变得极端重要,促成强大中央政府的出现。
社会内在特性|共同体本身特性-自给自足
农村公社的自给自足特性即其本身包含了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一切条件,导致了高度抵制变化的停滞倾向,而不是由于中央政府机关的严厉控制。
无论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最终导致“==生产的范围仅限于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使进一步的分化缺乏应有的动力==
自给自足:限制城市发展
#城市化
自给自足性质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希腊和罗马代表的社会类型中,城市具有十分重要地位,马克思将城市化看作社会分工中分化最清楚的指标。
城市与乡村的分工为资本成长提供了历史条件,它首先从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逐渐与土地所有制分离开来,我们在城市中可以发现“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
不成熟的阶级社会
#阶级
马克思不把亚洲社会看做成熟的阶级社会,因为在那些社会的地方层次,财产仍然具有完全公有的特征。阶级得以存在的条件是:私人占有的财富剩余足以让一群从内部选拔的人与其他生产者大众清晰地区分开来。
古代世界
与东方社会不同,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组成城邦的原始部落通常都是侵略和好战的,城市最先是围绕军事组织起来的。
整个罗马时期,都属于城市社会的“简单形式”,仍保留土地财产的影响。
整个罗马历史时期,统治阶级都建立在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基础之上。
人口扩张——军事战争——奴隶制发展、土地财产日益集中——社会分化
奴隶承担生产性劳动,土地贵族则越来越成为一个分离的统治阶级,掌握了对公共资金和战争的组织。
整个制度都建立在人口的一定限度上,超过这个限度,古代文明就有毁灭的风险…….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形式的强迫移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
==由于缺乏从现存资源提高生产力的动机,导致土地资源稀缺的压力变得非常强大。那个时候不存在这样一种“推动”人们对谋取利益最大化产生兴趣的观念==。
财富不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哪一种所有制方式会造就最好的国家公民。财富表现为目的本身,这只是少数商业民族中才有的情形。
财富因其能带来的享受而受到重视,商业和制造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怀疑,甚至蔑视,更有甚者认为劳动配不上自由人。
奴隶制经历了罗马的多个发展阶段。奴隶本是小农的帮手,但小农不断衰落并进入奴隶阶层,导致大庄园的兴起,其中以市场为目的的农业生产大规模进行,但是由于商业和工业发展都没有超越一定水平,加上大部分人因被剥削陷入贫困,这意味着大庄园本身不再是一种合乎经济的生产方式。
贸易衰退、城邦衰败,商业也被重税破坏(为了维持城邦征税),奴隶制开始被废除,大种植园也被打破,并被出租给世袭佃户,小规模种植再一次处于主导地位。
罗马历史中,高利贷彻底破坏了小农经济,农民被剥夺生产工具并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而促成了一种以奴隶制为基础的体制的建立,这种体制最终从内部瓦解了。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起源
因此,野蛮人对罗马人的攻击只是古代世界陷入崩溃境地的条件,真正原因来自罗马内部的发展。
在西欧,罗马帝国的瓦解构成了封建主义发展的必要基础。
面对管理土地的任务,野蛮人被迫改进政府体制,同时采纳罗马遗产中的某些要素。新的社会秩序以处于支配地位的军事长官作为核心,最终实现从军事领导制向君主制的转换。
由契约制的农奴操持的小规模农业耕作构成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同事得到了城镇家庭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补充。但是封建制度本身是农村性质的。
“古代的起点是城市以及其狭小的领地,而中世纪的起点则是乡村”。
农奴制中,尽管需要上交产品给地主,但异化仍出于较低水平,农奴基本上仍是为了自己及其家庭需要生产。
==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小生产者与其产品控制之间逐渐增强的异化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他被剥夺生产工具以及相应地完全依赖于在市场上出卖其劳动力的历史==
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与城镇的兴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2C城镇争取自治运动具有“革命的性质”,使得城市共同体得以保持较高程度的行政自主性。
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以及这些资本赖以运作的货币制度是相携出场的,它们破坏了农业生产体制赖以建立的基础。城市中心发展成为富裕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基本是12C之后的事情。
商品交换逐渐发展起来,城市借贷业繁荣,使得土地贵族日渐没落,农民能够以货币形式完成对贵族的义务,或使自己从后者控制下解放出来。
14C农奴制实际上已经完全消失,无论他们的封建身份是什么,广大劳动人口已经成为自由的农业经营者了。
#原始积累
14-15C的资本主义萌芽局限在有限范围内,城市被行会组织控制,并且行会处于商人资本之外,另外大部分劳动人口都是独立自耕农,资本主义也就不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即初步形成阶段——涉及对农民生产工具的剥夺,以及一系列“用血和火的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事件。
英国15C晚期,几次巨大的封建战争耗尽贵族资源,第一批“自由无产阶级”是贵族解散出来的随从,而国王不断增长的权力则加速贵族衰颓的趋势。
#圈地运动
地主贵族不断被卷入交换经济当中,结果是圈地运动的出现,同时羊毛工业飞速发展导致羊毛价格上涨,为圈地运动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国王与议会的顽强对抗”下,贵族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占有他们的土地。
16C整个剥夺过程从宗教改革运动获得了“新的惊人推动”:教会所有的广袤土地被转移到了王室的宠臣手中,或被便宜地卖给了投机者,他们把世袭的佃户从土地上赶走,把土地合并成更大的单元。
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议会颁布了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让流浪的人口被迫屈从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须的纪律。”
16C早期,英国已经有了新兴无产阶级——一个被剥夺了财产的农民组成的阶层,是一个“流动”和变化着的群体,他们与生产工具相分离,并被抛入劳动市场成为“自由的”雇佣劳动者。
仅仅这些还不能构成资本主义兴起的充分条件。
15C-16C,海外贸易的快速拓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使得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新的制造工业同旧的行会手工业相分离。从作为农村副业的纺纱和织布行业中产生。
16C开始,手握资本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优势得到发展。金银的涌入为贸易和制造业提供了巨额利润,也成了大地主破产的根源,也带来雇佣劳动的快速发展。
到了政治领域,结果就是第一次英国革命,正在发展中的中央集权化的行政管理机制,以及巩固的政治权力,被用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
[[03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 标题: 2.历史唯物主义
- 作者: avilliai
- 创建于 : 2024-08-01 02:45:14
- 更新于 : 2024-08-01 22:08:15
- 链接: https://avilliai.github.io/2024/08/01/02历史唯物主义/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